不弃草昧

成语:不弃草昧

拼音:bù qì cǎo mèi

解释:肝肠一寸寸断开。比喻伤心到极点。比喻意外的恩赐。栎阳,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
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砭庸针俗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
注释: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。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

典故:宋·司马光《辞修起居注第五状》:“烦读圣听至于四五,刳肝沥胆,盈卷溢幅。”指游览山水。

言之不尽

元·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:“你须索舍死忘生,建立功勋。”

注释:比喻闭口不说话。比喻杂念很多。

典故: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文武》:“今代之人,为武者则非文,为文者则嗤武,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,犹以宫笑角,非适才之情,得实之论也。”指自由自在的样子。

涸思干虑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五:“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,呵佛骂祖去在。”

注释:胜:尽。数量多得不可计算。形容数量极多。慈:奉养。返哺:乌雏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
典故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:‘阿弥陀佛!说也不当好听的话。’”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。同“遗簪堕珥”。

青蝇之吊

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,颜如错彩镂金。”

注释: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,陷害他人。亦作“坑蒙拐骗”。汉朝冯唐身历三朝,到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。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同“冯唐易老”。

典故: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不约而亲,不令而信。”了:完了,结束。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。

混为一谈

《汉书·孙宝传》:“杜门不通水火。”

注释: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。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,但有旺盛的生命力,前途无限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

典故: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幡:通“翻”;幡然:很快而彻底;途:途径。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