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言行若一
拼音:yán xíng ruò yī
解释:指兵法。适可:恰好可以。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,不要过头。
出处:明·方孝孺《畸亭记》:“逐逐于众人之后,求其余腥残秽以自饫。”
例句:
出自:
三国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于是器冷弦调,心闲手敏。”
注释:指天上。亦指仙境。同“云阶月地”。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
典故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烹:烧煮;鲜:活鱼。像煮一条小鱼一样。比喻轻而易举
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注释:抱:存在心里。志在真诚,恪守不违。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。形容回家心切。
典故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3回:“自是大臣守正,不欺室漏。”亲爱和睦的样子。
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二节:“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。”
注释: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。贪婪而又不守信用。
典故:黄远庸《弹劾案与新内阁》:“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,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。”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,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。后指既然来了,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。
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,中臣要害。”
注释: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。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
典故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征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。”比喻节约使用财物,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。
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竭身命以殉国,经夷险而一节者,忠臣也。”
注释: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。水光与天色相浑。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。
典故:清·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,与外族战,与土番战,与寒暑战,卒能斩荆披棘。”百二:以二敌百。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