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自甘落后
拼音:zì gān luò hòu
解释:长白山和黑龙江。泛指我国东北地区。指孝顺父母的儿子,有德行的孙子。
出处:《三十六计》第二十七计:“当其机未发时,静屯似痴;若假癲,则不但露机,且乱动而群疑;故假痴者胜,假癲者败。”
例句:
出自:
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一折:“直等的漏尽更阑,街衢静悄。”
注释:杜门:闭门不出;谢客:谢绝宾客。指不与人往来。餐食日霞,吸饮沆瀣。指超尘脱俗的仙家生活。
典故: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哎,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”止、禁:罅;暴、非:指种种坏事。制止种种坏事。
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注释:指略见善政一斑之意。比喻心心相印、会心。
典故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,倾耳耳听。”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2回:“妹子这个名字,叫做有名无实,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,他才名实相称哩。”
注释:用功劳来补偿过错。犹言拖延时间。同“迁延岁月”。
典故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毛伯成既负其才气,尝称宁为兰摧玉折,不作萧敷艾荣。”乍:刚才,起初。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。
《诗·魏风·伐檀序》:“在位贪鄙,无功而受禄,君子不得进仕尔。”
注释:指窘迫无路。纠正偏向,补救弊端。
典故: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·粲花》:“李白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粲于齿牙,时号李白粲花之论。”用斗量,用筲计。形容数量很多。
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三章:“于是自己率领一群民贼来制造‘创深痛巨’,教军官放火烧城。”
注释:佛教语。指认虚作实。俗语。旧时形容金钱万能。
典故:《周易·乾》:“云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”指相互推委,逃避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