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尊居卑

成语:辞尊居卑

拼音:cí zūn jū bēi

解释:追究底细。同“追根究底”。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

出处:《元典章·诏令一·成宗立皇太子诏》:“於戏!庆衍无疆,既正名于国,本仁同一视,尚均福于黎元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前思后想
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。”

注释: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寸草:小草;春晖:春天的阳光。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。比喻父母的恩情,难报万一。

典故: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熹平四年,九江蛮反,四府选植才兼文武,拜九江太守。”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
感恩戴德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云门山文偃禅师》:“诸和尚子,饶你道有什么事,犹是头上著头。”

注释:耍无赖,无理取闹。宗匠:陶铸器具的大匠;陶钧:制陶器所用的转轮。比喻培养造就人才

典故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表兄薛蟠,倚财仗势,打死人命,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。”心、意:心思,意志;灰、懒:消沉,消极。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

砂里淘金

《晏子春秋·杂下之十》:“婴闻之: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

注释: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眼泪流了一脸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
典故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承变色而起曰:公乃汉朝皇叔,故剖肝沥胆以相告,公何诈也?”比喻人众多杂沓,聚集一处。

拿三搬四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

注释: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把琴摔破,表示绝裂。指不媚权贵

典故: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仙井》:“兰香亦鼓云和之瑟,音韵悠扬,响彻云表。”靦颜:表现出惭愧的脸色。形容丧气失节,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。

贪权慕禄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

注释:天不使人处于绝境。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。思想一致,共同努力。亦作“协心同力”、“协力同心”。

典故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,师徒们一心同体,共诣西方。”指终日勤谨慎,不敢懈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