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:揆情审势
拼音:kuí qíng shěn shì
解释: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:“前面鼓角齐鸣,一彪军出,放过马谡,拦住张郃。”
例句:
出自:
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子胥始东奔勾吴,月涉星遁。或七日不火,伤弓于飞。逼迫于昭关,匍匐于濑者。舍车而徒,告穷此女。目色以臆,授之壶浆。全人自沉,形与口灭。卓绝千古,声凌浮云。激节必报之仇,雪诚无疑之地。难乎哉!”
注释: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鳌头: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,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。科举时代指点状元。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典故:《旧唐书·高祖窦皇后传》:“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悔恨过去的往事,却已经难以挽回了
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灭。”
注释:残忍的心肠,毒辣的手段。头发昏,眼发花,感到一切都在旋转。
典故: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弛:放松弓弦。张:拉紧弓弦。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;现多比喻生活、工作要合理安排,有松有紧,劳逸结合。同“一张一弛”。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北军追赶上来,正在万分危急,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,把风砂冲散,那些天兵神将,都乱纷纷堕落阵前。”
注释:相传马肝有毒,食之能致人于死。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。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逢迎:迎合别人的心意。奉承,拍马,讨好别人。
典故:孙中山《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》:“兹查通都大邑,剪辫者已多,至偏乡僻壤,留辫者尚复不少。”犹言求全责备。
明·方孝孺《与卢编修希鲁书》:“幸以古人自勉,以利时及物为己任,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。”
注释:腊:指腊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腊月过去,春天又来了。戢:收敛;潜:隐居。鱼儿收敛鳞甲,鸟儿收起翅膀。比喻人退出官场,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。
典故: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楔子:“今日天高气爽,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。”鸡飞走了,蛋打破了。比喻两头落空,一无所得。
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司徒,你若肯与了我呵,堪可两全其美也。”
注释:謏闻:小有名声。仅有小小的名气,学识很浅陋说亲切热情的话。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。
典故:明·史可法《史忠正公集·四·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》:“余闻报淮上,悲愤不欲生。”①真实的刀枪。②比喻毫不作假,实实在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