铲恶锄奸

成语:铲恶锄奸

拼音:chǎn è chú jiān

解释:拳拳:紧握不舍,引伸为恳切;服膺:铭记心中。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。犹千方百计。
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

例句:

出自:

莺吟燕儛

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及窦婴失势,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。”

注释: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,都已熟知。比喻支离破碎。

典故:《庄子·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,民能以此矣。”指沉湎于酒色

枯鱼衔索

《三十六计》第二十七计:“当其机未发时,静屯似痴;若假癲,则不但露机,且乱动而群疑;故假痴者胜,假癲者败。”

注释:按照事物名称,要求与实相符。不受限制和约束,不守纪律

典故:清·胡凤丹《〈龙川文集〉辨伪考异跋》:“虽经同人研究再三,余心犹耿耿,未敢公诸同好。”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,思想迟钝,办法也就不多了。同“人穷智短”。

楚楚作态

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,颜如错彩镂金。”

注释:形容力量非常强大,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。同“无坚不摧”。金题:用泥金书写的题签;玉躞:系缚书卷的玉别子(又称“插签”)。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。

典故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郎剀传》:“今三公皆令色足恭,外厉内荏,以虚事上,无佐国之实,故清浊而寒温不效也。”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。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。

反哺之私

清·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》卷二十八:“自古大兵大役,未有不民怨沸腾,丧国亡身者。”

注释:历历:清楚、分明的样子。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。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。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。同“内忧外患”。

典故:汉·曹操《与王修书》:“君澡身浴德,流声本州,忠能成绩,为世美谈,名实相符,过人甚远。”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。同“随车致雨”。

蓬赖麻直

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已部:“昔之人孔之乎,渊渊深思,盖知之矣,故反本溯源,立胎教之义,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。”

注释:如此:象这样;而已:罢了。就是这样罢了。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

典故:《晋书·儒林传论》:“若仲宁之清贞守道,抗志柴门;行齐之居室屡空,栖心陋巷;文博之漱流枕石,铲迹销声;宣子之乐道安贫,弘风阐教;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。”形容斤斤计较,顾小不顾大。